第五课来了!周末侨童学堂介绍非遗蓝夹缬!

海外发布.中国
2023-10-26



<<点击观看精彩视频>>>

继前几期课堂介绍过藤牌舞、木活字印刷术、温州鼓词、李大同糕点、索面、牛筋琴等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10月21日,2023年周末侨童课堂第五课《蓝夹缬,迷人的中国蓝》开课了!据悉,本次周末侨童学堂将于10月25日在天瑞地安App、腾讯视频、西瓜视频、bilibili等平台播出。

微信图片_20231024150527.jpg

来自市瑞祥实验学校的教师张晓秋,视频连线瑞安市海外侨童教育宣讲中心意大利佛罗伦萨海外共建基地和意大利撒丁岛海外共建基地的侨童们,带领他们了解蓝夹缬的历史和起源,感受蓝夹缬精湛的工艺,体会其中的工匠精神。

据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的“缬”字念“xié”。唐·玄应《一切经音义》中提到:缬,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它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印染方法,也指有花纹的纺织品。我国传统的印染技艺主要有四大类称为“四缬”:夹缬、蜡缬、绞缬和灰缬,分别对应当代夹缬、蜡染、扎染和蓝印花布,而蓝夹缬就是夹缬的一种。

蓝夹缬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日本正仓院被当作“国宝”供奉,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当时彩色印染的夹缬,织物质地为丝,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的便是夹缬彩装,图案精美而华丽。至宋代,朝廷指定多色套染夹缬为宫室专用,先后三次禁令民间流通,民间所用的夹缬逐渐趋向单色。最后仅在浙江南部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区域辐射,曾是浙南民间的婚嫁必备用品。

微信图片_20231024150536.jpg

详细了解蓝夹缬的历史后,张晓秋向侨童们一一解说花版雕刻、制靛、夹版、印染、晾晒等制作流程。

“蓝夹缬的整个制作工艺流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讲究技巧。每一个完美的蓝夹缬作品,都是大家齐心协力、协同合作的结果。”张晓秋还带领各小组一起动手实践,亲手制作出独一无二、图案对称、外观精美的蓝夹缬作品。

“在现代化工业的冲击下,传统的蓝夹缬技艺发展前途不容乐观,古老的蓝夹缬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蓝夹缬技艺面临失传的局面。希望孩子们多思考在生活中该如何传承和发展蓝夹缬,这就是今天这堂课的目的。”张晓秋说,蓝夹缬传承人王河生这些年在蓝夹缬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建造了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设计出了很多蓝夹缬文创产品,希望大家了解更多有关蓝夹缬的知识,一起守护这一抹中国蓝。

1.jpg


来源|天瑞地安客户端

媒 体 矩

(点击图片进入网页)


20221222022122

20221222022122

20221222022122

20221222022122

20221222022122

20221222022122

20221222022122


境外人士服务专线400867811

阅读11430
分享